二:东西方绘画的结合点……
W:你的这套技法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Z:有人说张利你有点像伦勃郎,我还真是特别喜欢伦勃郎的画。在我眼里他和西方其他油画大师有很大的区别,在他的画里我能感觉到好多东方人的造型观念和绘画观念,这是我非常在意他的重要原因。
中国绘画最讲究气韵和笔法,你看伦勃朗的画,虽然是用油画的手法来画,但同样有用笔、运笔,写的成分很重,中国绘画也是讲工、写结合的。他的画面用光极为巧妙,能让人感觉到整个画面气韵贯通;他的用笔,有些地方很粗犷,有些地方扫一扫,带一带,甚至有中国绘画飞笔的感觉,只不过我们的飞笔是用墨画在白纸上,他的飞笔是用一个重颜色带的飞笔,这是他的用笔。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伦勃朗的画,我觉得这正是东西方绘画的结合点,因为中国绘画强调气韵,强调虚空和实在的对照;中国绘画还强调棗就是齐白石讲的“似与不似之间”。我反复琢磨伦勃朗的画,他的很多画就是把握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画的很多地方都是随意点一点,一带而过,你在远处一看特别像,在近处仔细看又什么都没有,“远看有时近却无”(不准确!!!),和中国古典美学如出一辙。这很接近说中国人讲的“神似”和“形似”这层关系。他抓到了概括和视觉幻像的精髓,这和咱们中国人追求的东西比较切合,因为中国就讲神似和神韵,讲计白当黑,讲大象无形。我就觉得,如果要说所谓的油画民族化或者东西方绘画寻找一种交汇点,不应该从表面,而应该从艺术精神内部、从造型理法的核心部分去寻找相通的地方。我觉得这才应该是艺术探索的境界。
[自己画的例子:你近处看这是什么东西?画的是一个球球,还是画的什么片片,你感觉不出来是什么,但是你退远一看,感觉晶莹剔透,全都出来了,特别像。]
W:格式塔心理学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讲人的视知觉具有具像组合能力,把不相关的视觉因素组织成脑子期待的物象,伦勃朗应该是最熟练运用这种知觉方式的画家,而你却看到了他和中国的美学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Z:具体到我自己,我就想尽可能把体会到的东西在画里去运用,达没达到或者说达到多少另外再说。所以我选择题材也有同样的考虑,少数民族女孩,对比强烈的服饰,它给我提供了尝试和探索这种感觉的可能性。
W:在这一个阶段里你之所以画这些内容,是感觉它有地儿下手?
Z:它可以给我一个发挥的余地。再一个,在这些画里我也在强调艺术当中的对比手法。我选择这种题材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对比,质感上的粗糙和细腻,厚重与轻柔;用笔的粗犷和工整,薄和厚,干和湿,大和小等等,这实际都是在强调节奏变化,而这种节奏的变化、对比,最后就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艺术离开了对比,就会平淡和乏味。
W:你现在是回到接近自己本性和内心来建立艺术观。
Z:一定要回到内心来,我再强调一遍,当你面对个人的艺术发展:一个是你喜欢什么?一个是你适合什么?你喜欢的并不一定你适合,有些你可能适合但是你又不见得喜欢。我属于在喜欢与适合找到了契合点的画家,我喜欢也适合对单纯的事物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