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实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纯粹模仿和照抄
谈到写实绘画,我们马上会想到一些画得很深入、细致和逼真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是对自然物象的纯粹照抄,这种原原本本的模仿或照抄,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写实”。然而,这些作品除了逼真以外很难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看不到画家对于自然和现实的精神层面的感悟。写实的绘画作品中,很多是有画家主观成分的,而没有这些主观的东西,也就失去了一个画家对自然、对生活以至于对艺术本身的解释和追求。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自然中的物象变成艺术形象,是一个复杂而充满创造性的过程,这种创造性指的是艺术家的智慧和想象力。艺术家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艺术形象,而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描摹自然物象。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提炼和升华,需要艺术家注入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注入自己的情感和爱。
二、艺术的真实与自然的真实
对于写实绘画来讲,画家们始终致力于将自然物象真实地描绘在画面上,也就是将三维物体再现于平面。将三维物体再现于平面,需要借助很多手段、规律和技术,因而也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写实”的理论。我们知道,从立体到平面,也就是把自然物象的结构关系改变为画面上的结构关系,这一过程有光影、透视、解剖等诸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心理上的因素,如“错觉”和心理感悟等。其实,客观中的结构关系到了画面上,已经注入了很多的主观因素。也就是说画面上肯定有很多东西是主观的,从一些写实绘画大师的画儿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写实的,但他们所描绘的物象有很强的主观处理:你感觉很像,很真实,但和生活中肯定有距离,有差别。我曾反复地研究伦勃朗的一些作品,也常常在想:他的画面里所描绘的那些光和虚实,在实际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我一直坚信,他的画和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画面处理有许多很主观,它重新构架起的这种画面上的结构关系,使我们同样能感受到“真实”,而这种“真实”已超出了自然中的“真实”。他巧妙地调动了人们视觉观赏过程中的主观补偿。也就是给人们的主观想象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让观赏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补充画面中和画面外的更多东西。而这种感受是在“错觉”和“想象”中完成的。例如他画的一些金属饰物,很随意也很写意,近看不是很具体,也不像,但当你退到一定距离观赏时,那种质感和形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印象派大师德加同样用自己的绘画向人们诠释“写实”的概念与含义。毫无疑问,他的画儿是写实的,但他所描绘的那些舞女和环境与实际中不会完全一样,肯定是有距离的。他深谙艺术的“真实”应该如何呈现在人们面前,他的画有很主观的处理,甚至很多东西在生活中是找不到的。同一自然物象,当出现在画面时,其结构关系和自然中结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画家在画面上建立一种新的结构关系,而这种结构关系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感觉。画家不应该,也不可能把生活中的景物完完全全搬到画面上,而是把生活中的结构关系加以提炼,变成平面上的结构关系,这应该是艺术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谈到艺术境界,我们自然会想到中国绘画中所讲的“形似”与“神似”。“形似”与“神似”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追求“形似”的人往往是描摹和照抄自然物象,而追求“神似”的人,则是把自然中的物象概括和提炼,抓住最典型、最具表现力、最本质的东西给予充分的描绘和塑造。齐白石讲的“似与不似之间”可谓精辟概括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很多国画大师非常懂得如何处理画中的“真实感”。画什么,不画什么,什么多画,什么少画,能把握得恰到好处,最终达到“传神”。基于这种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再去看看伦勃朗等一些西方大师的绘画,在他们的作品中同样有很多追求“神似”的“写意”,非常随意点几笔,却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不是很具体,但很“传神”。在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绘画在精神层面有很多是相通的。伦勃朗晚年的一些自画像,运用了大量的“写意”手法,在塑造过程中很多地方意到笔不到。当你在一定距离欣赏时感到很真实,但到近处仔细看,却发现局部没有抠也没具体刻画。把局部一个个都画出来抠得和真的一样,说实在的,画匠也能做到。艺术家要的是提炼、升华和处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写实绘画其实本质上也是很主观的绘画。追求“神似”应该是写实绘画的一种更高的境界。
带着这种绘画理念,我在创作中,从开始起稿就带进了很多主观的东西。喜欢跟着感觉走。根据画面的需要而改变一些客观的东西。比如实际中人的头上搭了一块小的红布。我根据画面的需要,可能就搭一块更大的。觉得需要一块白,我就要一块白,如果它是别的颜色,我不管,我就给它白的。如果实际中的某一个地方有两个珠子。根据需要我可能画三个、画十个。如果画面上这块需要“虚”,可能实际中的东西不虚,很具体,那我不管,我就给它虚。一幅画开始画时比较松,几笔下去以后,觉得这几笔有形又有韵味,笔触也很好看,那就行了。有时候这几笔在服饰的周边,你说它是什么?好像什么也不是,就觉得这两笔在这儿挺合适的,好看,没有还不行,就顺着这种感觉下来了,不再去推敲它的具体性和合理性,就是一种感觉,视觉上好看,舒服就行了。这些感觉很多都是主观的东西。处理得好,画面的效果会更丰富更好看。
三、绘画性与绘画语言
绘画性和绘画语言在一幅作品的绘制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说到绘画性,就要涉及到笔和笔触的表现力。笔触的美感和制作过程中颜料、油及其他材料产生的肌理效果,薄厚不同的质感效果,形成了画家自己的绘画语言。“笔触”在一幅画中是最基本的元素,由不同感觉的笔触绘制完成的作品,能给人带来很多不同的美感和艺术享受。一幅画的构思、构图以及整个画面的处理固然很重要,但当构思、构图完成以后,制作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艺术效果都包括在这一环节。这个过程既有艺术感觉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写实绘画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作基础,描绘和刻画要表现的人物、风景或静物,要经常和反复研究用笔。好的用笔能使作品产生许多奇特的艺术效果,很多用笔是画家的激情所致,画家在情绪激动时挥笔绘制的作品,让人看了之后同样会激动。相反,画家在作画时平平淡淡或是过于理智,他的作品也不会打动人。看看伦勃朗的很多作品,首先我们能感受到他在作画时是有激情的,用笔奔放、潇洒、随心所欲、随情所欲。他的很多笔触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震撼力,看他的作品似乎能听到一种声音,感受到一种激情和冲动,正是这种激情使伦勃朗的绘画有了如此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试想:如果伦勃朗是在一种很理智的状态下作画,那些激情四溢的笔触是很难出来的。
前面谈到了写实绘画所具有的主观特性,从这一特性来看写实绘画的绘画性和绘画语言,绘画性具有某些抽象要素,例如气韵、节奏等。一幅好的作品,画面的气韵应该是贯通的,画面的处理应有节奏,这种节奏包括:黑白灰的节奏;薄与厚的节奏;虚与实的节奏;强与弱的节奏等等。有时你会觉得这些很抽象,很虚无,在画面中很难体现出来,其实,正是这些决定了一幅作品的成败。我们说,笔触是一幅画的基本要素,各种不同的有变化的笔触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画,这些笔触如果没有一种气韵将它们连贯在一起,如果没有虚实、强弱、薄厚等富有变化的节奏感,那样的画面不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从伦勃朗的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气韵贯通的感觉。整个画面无论是光的处理还是虚实的处理,不论笔触还是肌理的处理,都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看似无意却独具匠心,看似随意却恰到好处,以极高的艺术“心境”和精妙绝伦的写实技巧为写实绘画创立了经典。由此可以肯定:写实绘画必须讲究绘画性和绘画语言,缺少了这些,将失去艺术表现力。
我一直努力探讨和尝试尽可能多的掌握油画的语言,注重绘画性,我觉得,要想把油画画得很地道,不研究它的语言特性,不研究材料,不研究用笔和笔触的表现力,很难画出纯正的油画。一幅画,从开始起稿,我就比较注重绘画性,讲究用笔和虚实,有些人喜欢开始就把轮廓固定好,然后填色,在画的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形。我很不习惯,我觉得这样做形是没有破坏,但却限制了笔触的发挥,限制了笔触随激情而释放出的张力,因而也就失去了很多由笔触所带来的艺术表现力。
我喜欢笔的韵味,追求笔触的质量,喜欢在一幅画里运用顿、挫、拖、擦等效果,笔的表现力在我的画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用笔在某种程度上能看出人和人的区别,就跟签名一样,每个人都不同,能看出很多个性的东西。有些效果是一笔带出来的,在起稿的时候这种状态尤为重要,一笔上去,感觉挺好,有时候画着画着又把这笔破坏掉了,给画没了,那我就索性把后来画的全擦掉,就为了要这一笔的效果。很多生动的东西,是你在理智的情况下可能画不出来的,往往很刻意,很理智的抠那个形,抠出来的反而不好。而在很放松,很随意,很下意识的状态下感觉特好,但就看你能不能把它保留住,这是很关键的,也是很难把握的。一旦没保留住,给画没了,那我就用松节油把新画的给擦了,恢复到最开始的感觉和效果,再从新来,不行再擦掉,再来。
肌理是油画的一种很独特的语言,有很强的表现力,在我的很多画里,都要做肌理。我做肌理是用油画颜色,并不是按照形来做,凭感觉,比较随意,干透以后用油调透明的颜色罩染,染后擦掉浮在表面上的颜色,高出来的地方是白的,凹进去的地方形成色垢。白颜色的肌理做上以后什么也看不出来,这时你要预知罩染以后的效果,这很重要。很多笔触和形都要事先考虑好,很多非常出效果的笔触都要在这一步做好。做肌理其实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工作,从这一步开始,你的画面就涉及到前面谈的很多东西,如虚实的变化,薄厚的对比,流畅的用笔和顿挫的用笔,工和写等等。这些都将决定你的作品的艺术质量。
四、运用对比手法
对比的手法是艺术创作的一个很重要手段,不仅绘画中需要,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同样需要。写实绘画是在平面中再现三维立体,对比手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想画出立体感,画出空间感和质感,需要运用一些对比手法。欲求“实”的感觉,需要“虚”来衬托,有虚才有实,有黑才有白,有薄才有厚。为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有时还要强化对比,有意识加强一些东西和减弱一些东西。我所画的一些肖像,脸部的笔触不是很明显,让它稍微含蓄一点,柔和一点,考虑到一种对比,不能到处都是笔触。我觉得画少女的脸,稍微圆润一点,在她周围的那些金属饰物,尽可能的强烈、厚重,肌理也要做得质感很强。这样所产生的对比效果,增强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有些地方用大笔一带而过,有些地方又用小笔精雕细琢,有时还可以借助光,用光来加强或减弱画面的效果,有时借助颜色等等。伦勃朗就非常会用光来加强或减弱某些效果,使主体部分更突出,非主体部分更弱,他在刻画脸部时的笔触很结实,也很严谨,而衣服和背景则用笔挥洒随意,给人感觉有张有弛,有松有紧,虚实掩映,从而获得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文艺复兴到后来的印象派以及现代的一些写实流派,“写实”的概念在不断地被人们诠释。可以肯定的是:写实绘画绝非都是对于自然的超级模仿,它往往是画家对于自然对现实的精神关照。事实上写实绘画作品中常常含有画家很多主观东西,画家必须将自己的审美趋向、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集合在一起去观察自然和生活,去发现美,并将这些提炼、升华为艺术作品。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